笔锋网 >地图 >作文 >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(经典七篇)

时间:2025-06-06 作者:笔锋网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1

“芒种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据说芒种时节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,农谚有云:“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”。这时候象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,要忙着抢收;同时,谷黍类夏播作物也要在这个时候播种,所以“芒种”也叫“忙种”,也就是“忙着种”,于是也有人说:“芒种芒种,样样都忙”。当然,对于这些与农业有关的知识我也不是太清楚,只不过人云亦云罢了。


说起芒种节,我倒是对《红楼梦》中的一段描写更为熟悉一些,所以,就给大家说说《红楼梦》中发生在某一年的芒种节这天的故事吧。


那是《红楼梦》的第二十七回“滴翠亭杨妃戏彩蝶,埋香冢飞燕泣残红”,在这一回中,作者写到:“这日未时交芒种节。尚古风俗:凡交芒种节的这日,都要设摆各色礼物,祭饯花神,言芒种一过,便是夏日了,众花皆卸,花神退位,须要饯行。闺中更兴这件风俗,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。那些女孩子们,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.,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,都用彩线系了,每一颗树上,每一枝花上,都系了这些物事。满园里绣带飘摇,花枝招展,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,燕妒莺惭,一时也道不尽。”


话说这一天的早上,姑娘媳妇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,整个大观园里也可以说是热闹非凡,宝钗、三春姐妹、李纨、凤姐带着巧姐、香菱还有丫环们都在园子里玩耍,只是不见林妹妹,于是宝姐姐就自告奋勇要到潇湘馆去找她,因看见宝玉到潇湘馆去了,她怕自己也这时候进去会引起黛玉的猜疑,就“抽身回来”,想回去找别的姐妹,结果半路上就演出了“扑蝶”的一幕,也就是回目里面说的“杨妃戏彩蝶”。还是先看看书里面是怎么写的吧:“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,大如团扇,一上一下迎风翩跹,十分有趣。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,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,向草地下来扑。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,来来往往,穿花度柳,将欲过河去了。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,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,香汗淋漓,娇喘细细。”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2

桃红柳绿三月天,又是油菜花开时。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不约而同地吹响了迎春的号角,让我们换上春的行头,与油菜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!


一路上,车窗外到处是春天的气息:娇嫩的桃花、叮咚的山泉、新生的嫩芽……形成了一张美丽的花卷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张金黄色的地毯,在高速公路上往下看,仿佛一张蹦蹦床,柔柔的,软软的,让人恨不得躺在上面享受一下日光浴。


快到目的地时,道路开始变得狭窄而拥挤。汽车像蜗牛一样,在路上慢慢地蠕动着。仅仅两三公里的路程,我们竟然用了一个多小时。花海就在我们的眼前,向我们招手,但是我们却不能下车去感受她的美丽。


一番折腾,总算下车了。东海塘高大的风车摆动着它的手臂,似乎在向我们表示欢迎呢!


走进花海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成群的蜜蜂。这些辛勤的小园丁们,在花丛中飞舞、歌唱,加在洁白的大风车,不失为一副绝好的天然油画。


再往里走,花海逐渐变得柔美而又高大,到处是高过人头的油菜花,像织不完的锦缎那样绵延,像天上的阳光那么耀眼,像高空的云彩那么绚烂,真是美不胜收!


走进花海深处,风车变得越来越大,油菜花变得越来越高,人在花海,只闻其声,不见其形。四周到处弥漫着花的清香,那香味沁入心脾。当你用手在上面轻轻抚摸时,柔柔的,软软的,就像恋人的柔发,婴孩手中乳。


夕阳慢慢地落下,它将后几缕阳光洒在花海上。此时,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金灿灿的了……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3

大海很多人都见过,那么大海的味道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?那次见到大海,我第感受到了大海的味道。


北戴河的海太柔弱,几乎不能称其为海;青岛的海太生硬,缺乏真正的海所应有的胸怀;只有在那里才有真正的海,只有到过那里才能发现其它所谓“海”的不足。那里,就是南海。这一年,我和妈妈去看望在海南岛工作的爸爸。有一天,爸爸带我们来到了他当年服役过的部队,爸爸的一位老战友—现任舰长,热情地请我们参加一艘舰艇的试航。太好了!我高兴得差点蹦起来。


海风迎面而来,有一点咸味—可以嗅得出来的.咸味,吹在脸上,像丝一样柔,像绒一样轻,我伸开手风从指间流过,像油一样润滑,来不及睁眼,“哗一哗”的拍击声在耳边响起,那声音像来自天边,又像是近在咫尺,不,它实际来自脑畔,来自心底,破浪的水声引得心弦与之共鸣,回响不绝,只有这种声音是真挚的,听,那简直是一支曲子,一支与心动相牵的生命之歌;睁开眼,只有一个字,—蓝!一望无垠的大海,与那同是一望无垠的天相连,结合得夭衣无缝,别认为只有天、海这多单调啊?不是的,我认为,只有天海足矣!天是静的,像一块浑然天成的宝石,蓝得柔和,蓝得刚劲,蓝得恰到好处;海是动的,像一面永不宁静的旗子,蓝得自然,蓝得美丽,蓝得让人心醉,这一动一静就已足够了,为什么还要有别的什么来打破这和谐呢?


天在海的映衬下,像一位慈父,用自己的大手抚摸着顽皮的孩子;海在天的映照下,像是一群孩子,充满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。天在沉思、叫人一起沉思。海在跳动,叫人百看不厌,无论何时,它都变幻着自己的模样,给人一种永恒的美感。我站在天海之间,忘却了苦闷,忘却了自己,忘却了一切,似乎感到自己成了海的儿子,不,成了海的一部分,融入了这美景中。还能说什么呢?我从没见过真正的海,但这,我陶醉了。


大海的味道,我想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。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4
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在二十四节气中,我的名字叫芒种,在家族排行第九。


芒种,一年中最忙的时节。“芒”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如大麦、小麦开始成熟,将要收割;“种”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。芒种也叫“忙种”,也有人说“芒种芒种,样样都忙”。


农民伯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,在炎炎烈日之下辛勤劳作,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一滴滴融入泥土,浇灌着幸福之花。他们弯腰割着麦子,偶尔抬头望着无边无际的麦田,嘴角漾起一丝微笑。顺着他们的目光,我见到诗歌中常说的“田间忙忙割,农家乐启镰”。听!农民伯伯唱起了丰收的歌,金色的麦穗沙沙作响,歌声和麦子的沙沙声混在一起,合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,传遍田野的每个角落。


现在小朋友们都认识我了吧!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5

刚刚过了小满,芒种也来了。芒种这个节气的到来,也给农民们带来了喜上眉梢的大喜事和新希望,喜事是喜在一年一季的夏粮丰收,新的希望则是在夏收的同时又要开始夏种了,田野里的忙忙碌碌总是在收获之后对新希望又呈现出新的追求。


而我这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城里人,从小到大几乎感觉不到“芒种”这个节气有什么特殊的重要性,近来,对于“芒种”的了解,还是来源于一本《二十四节气》的书,书中对“芒种”时节的描述令人感慨至深,不经意间使我想到了我们通常食用的白面馍,那是农民们用滴滴汗水所收获丰硕果实,“芒种”时节,农民们的喜也就是我们的乐,有谁能不为一年一季的夏粮丰收而喜悦呢?


假日里的闲暇,我来到城市的郊外,顿感阳光火辣,刺眼的光毫无遮拦把光束洒向大地,只见田野里芒穗如海,黄橙橙的,金色的麦穗随风飘动着,穗芒锦簇,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,那一刻,我的心灵深处欣然惠雨绵绵,被一片丰收的景象感动了。这时的我猛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的场景,父辈们头朝黄土背朝天挥镰收割的情景如历历在目,而短短几十年后的今天,我看到的是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给农民们带来的快慰,随着联合收割机的隆隆声,黄澄澄的麦子尽入机腹,在田边澄黄的麦粒又从机腹中喷薄而出,装入农民们早已准备好的袋子里。


在收割过的麦田里,机声仍然隆隆,这是农民们用拖拉机翻地的声音,我看到此时翻起的黄土,在夏天的阳光下水分瞬间被蒸发显现出颗粒状,在翻过的土地上,我看到另一台拖拉机带着圆盘耙前行着,跟在这台农机后面,有几位农民兄弟驾驶着播种机播种着,看到如此情景,我已经猛然意识到,他们播种的就是未来之希望,“芒种”中的希望就在于此。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6

芒种是什么?难道是把芒果种在土壤里?这个问题引起了知识渊博的姐姐的哄堂大笑……


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:“什么往地下种。”话还没说完她就笑得更夸张了,连气都喘不过了。她的理论紧接着开始:原来芒种在端午节前后。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当天都要包粽子。过程虽不复杂,但时间却很久。一开始要把长叶子裹成不会漏的三角形,中间空心,里面加糯米,糯米中间可以加肉,蛋黄,红枣。我个人比较喜欢红枣,更喜欢肉粽。材料放好后要将剩余的叶子把没包住的包住,要不然蒸的时候就会露馅。哎!快停停,你说得我脑子都绕不过弯了,咋还有这么多讲究。


端午节当天,我看见奶奶她们有序地一个一个步骤做,速度相当快,还看见上面有好几根线,嗯!那天姐姐为什么没有说这个环节呢?哦!原来这些线是用来系粽子的呀!


迎着悠悠的风声,我坐在家后 门,品尝着奶奶亲手做的粽子。嗯!这味道简直要冲出天际,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 潮。糯米吃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吃软糖,虽然没有那么甜,好吃得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。吃了这个,心情可是比别人好到1万倍。天气也慢慢地炎热起来,风都成了热风,热得只能在空调下暂时凉快一会儿。因为上学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你那么好的待遇。


原来,芒种时可以做这些事情,害得我都被姐姐嘲笑了,希望每年芒种的时候我都能吃到肉馅的粽子。呵呵!前面的你现在知道了吗?

芒种作文600字初三 篇7

芒种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而此时太阳刚刚到达黄经75度。其实芒种的两个字也是有不同蕴意的:芒种的“芒”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“种”字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“芒种”二字谐音,表明一切作物都在“忙种”了。所以,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,农民间也称其为“忙着种”。“芒种”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


你知道吗?“芒种”这个节气在我们这里代表着“丰收”,丰收的东西不是别的,就是一种水果——枇杷。因为我的家乡在余杭的塘栖,这里被誉为“枇杷的摇篮”我家种枇杷也已经有快12年。所以每一年的芒种都是枇杷收获的季节。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第一颗枇杷树,这棵枇杷树被种在了我们家后面的菜园中,在旁边还是一堵墙。我现在都不知道奶奶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,但我知道这个位置真的很好,站在墙也可以摘到枇杷。第一次吃枇杷正是在芒种这一天,那天奶奶拿了几个比乒乓球略大的球状东西,问我要不要吃,我当时看到这个东西有着黄黄的皮,可是拨开皮却露出了黄泛白的果实,我出于好奇,于是咬了一口发现味道很鲜美,甜中不带腻,汁多质细。于是我急忙吃了第二口时突然一痛,发现自己的牙齿把那颗核要在里面了,还甩不掉,于是旁边的奶奶看到后笑着帮我把核拿了出来。就这样第一次吃枇杷闹了一个笑话。


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矮,怎么比树还矮?妈妈告诉我你去拿支笔在能碰到树的处画上一条线,然后以后每天去和树比下。于是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树比身高,终于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我超过了树。尽管小时候的玩笑很幼稚但是如今树上的那条线却未曾消失。


曾今的我会想办法爬上去玩玩,或者从树上看远方的草坝,或者从树上看远处高高的山,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,可以自己跳起来看到树后面的草坪和房屋了。可是我经常会依靠在树的身旁。这棵大树见证了我的成长,我长大了,可它却老了,枝条不在抽出新芽,不在和我一起成长了,身上也布满了各种虫子的痕迹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71bf.com/zuowen/4871.html